
中國物流行業將2018將如何發展?
一是要做好降本增效“減法”。
當前,我國物流成本相對于美日歐等發達國家仍然有較大差距,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比美國等發達國家高出5-6個百分點,僅相當于美國20世紀80年代水平,物流業降本增效潛力巨大。從未來看,物流降本增效的路徑有三條。
第一是繼續優化經濟結構。經濟結構的持續變化對降低物流成本作用是顯而易見的,在當前經濟結構加快轉換的階段,優化經濟結構還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辦法。但是,隨著經濟結構逐步調整到位,通過經濟結構優化降低成本也會有邊界。
第二是提升物流運作水平。我國運輸費用與GDP的比率比美國、日本高2-3個百分點,保管費用與GDP的比率高2.8個百分點,管理費用與GDP的比率高1.7個百分點,各項物流費用下降空間較大。特別是我國運輸結構不合理,相對經濟的鐵路和水路運輸占比偏低,下一階段要大力發展多式聯運,提升鐵路和水路運輸在綜合運輸中的比重,對于降低物流成本潛力巨大。還有我國傳統大規模生產方式帶來的大規模庫存,占壓資金的沉沒成本偏高,下一階段要大力消滅庫存浪費,實現流通“零庫存”,將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突破口。
第三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今年初,國務院領導做出重要批示,把降低物流成本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,國務院連續兩年出臺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文件,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積極貫徹落實,我會全程參與文件的出臺,積極反映落實情況,降低物流成本形成社會共識。隨著審批、稅收、用地、交通、信用等制度性成本的進一步降低,將推動物流管理成本的下降。綜合考慮,未來三至五年,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預計可降至13%左右。
二是要做好轉型升級“加法”。
當前,我國物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,行業發展逐步從追求規模數量增長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,從成本要素驅動向效率提升、創新驅動轉變,從單純降低物流成本向降本與提質協同發展轉變,加快釋放行業發展新動能。
第一是大力發展智慧物流。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互聯網與物流業深度融合,智慧物流迎來發展機遇期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,推動物流數字化、在線化、協同化、個性化和智能化。預計未來5-10年,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進入成熟期,全覆蓋、廣連接的物流互聯網將加快形成,物流數字化程度將顯著提升,眾包、眾籌、共享等新的分工協作方式將得到廣泛應用,服務經濟、體驗經濟將更加深化,人工智能技術將快速迭代,物流機器人使用密度將達到每萬人5臺左右,物流賦能改造傳統物流基因,“智能革命”改變物流市場格局。
第二是大力發展現代供應鏈,F代供應鏈是衡量一國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,也是物流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必然選擇。目前,我國供應鏈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,根據2016年世界銀行銀行發布“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(LPI)”排名,我國排在第27名,提升空間巨大。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《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》,全面部署現代供應鏈發展工作。十九大報告要求,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增長點、形成新動能。下一階段要積極延伸服務鏈條,有效引導生產模式適應消費者和客戶個性化、多樣化升級需求,推動物流業與上下游企業戰略合作,構建協同共享的物流生態圈。要推動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化融合,以智能技術倒逼產業鏈各環節強化供應鏈協同,打造智能協同的智慧供應鏈體系。要進一步擴大開放,通過全球供應鏈的互聯互通,有效支撐“一帶一路”等國家戰略,帶動全球貿易的便利化,形成開放互聯的全球供應鏈體系。
第三是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。這是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,也是制約行業發展的薄弱環節。目前,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,公共產品屬性不強,銜接配套不夠,特別是與城市消費相配套的末端基礎設施缺失嚴重,還不能適應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需要。下一步要深入推進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,完善物流基礎設施規劃布局,保障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用地,建設一批具有多式聯運功能、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物流樞紐,促進多種運輸方式無縫對接、各類物流園區互聯互通,完善城市末端物流微循環,打造布局合理、銜接一體、功能齊全、綠色高效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。
三是要進一步堅持創新“驅動”。
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。當前,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勢頭,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技術、新業態層出不窮,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。我們應該搶抓機遇,加大創新投入,轉變發展方式,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。不斷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、新路徑,積極配合“一帶一路”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,建設雄安新區、粵港澳大灣區,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物流需求,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。
![]() |
![]() |
版權所有:蘇州百捷物流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:0512-66163367 地址:蘇州新區滸關工業園青蓮路55號 傳真:0512-67372027
聯系人:張先生 手機:13914092062 郵箱:zhwl2000@163.com 蘇ICP備17041093號 技術支持:蘇州天助網絡
友情鏈接:蘇州物流公司 蘇州貨運公司 蘇州運輸公司